新聞中心
新聞集錦

太陽能貿易戰效應 台廠約7成暫棄守美國市場

發佈日期:2015/1/26 下午 05:28:15  |  資料來源:Digitimes 黃女瑛
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(ITC)終判,認定兩岸太陽能廠損害美國產業,維持商務部(DOC)終判課稅率,並啟動運作,由於大陸可採行2012年課稅率17.5%,台廠平均課稅率相對較高,約達19.5%,業者預估約有7成台系太陽能廠將暫時退出美國市場,部分台廠則透過課稅率相對低及第三地運作,進入第二輪角力戰。
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維持商務部終判,茂迪課稅率11.45%,昱晶達27.55%、其他台廠維持19.5%課稅率,運作期效為5年,至於大陸仍得以維持2012年的課稅率,大陸一線廠為30%,第2季重審終判若維持初判,則將降至17.5%,由於大陸一線廠在重審中被調降課稅率,使得大陸垂直整合供應鏈得以再度打通任督二脈,將有效主導美國約7成市場。
由於台廠平均課稅率比大陸業者高,想在美國市場耕耘自有品牌難度提升,到第三地設廠避開課稅率的效益亦鈍化,除非台廠與SolarWorld妥協談判或第2季美國對大陸重審終判出現扭轉狀況,業者預估約有7成的台廠將在終判確立後暫時棄守美國市場。
太陽能業者表示,仍有意角逐美國市場的台廠,包括課稅率僅11.45%的茂迪,可透過與其他模組廠合作進軍國際市場;友達在美國已有通路,且在馬來西亞有高效電池暨模組產能;中美晶以高效產品為主,在美國及歐洲均有據點。
新日光一直醞釀到第三地設廠,在終判落幕後可能直接到美國設廠;至於昱晶仍在評估第三地設廠,昇陽科則在馬來西亞設廠,太極在越南設廠。
未來台廠將面對大陸一線太陽能廠包括天合光能、阿特斯、英利、晶澳、晶科等挑戰,台廠將爭取第三地業者代工訂單或自創品牌。至於歐美及日韓系太陽能品牌廠,亦將受到大陸課稅率被調降的影響,在美國市場價格壓力跟著提升,未來自產及委外策略變化,備受業界矚目。